2018年大陸晶圓製造產業競爭升級,12英寸月產能逼近70萬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諮詢最新《中國半導體產業深度分析報告》指出,高資本支出的晶圓廠建設項目備受業界關注,尤其是近期士蘭微、粵芯等新一批晶圓製造項目的出現,將使得產業競爭升溫,並且帶動產能擴增,預估至2018年底中國大陸12英寸晶圓製造月產能將接近70萬片,較2017年底成長42.2%;同時,2018年產值將達人民幣1767億元,年成長率為27.12%。
根據集邦諮詢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自2016年至2017年底,大陸新建及規劃中的8英寸和12英寸晶圓廠共計約28座,其中12英寸有20座,8英寸則為8座,多數投產時間將落在今年。
目前中國集成電路製造產業是內資、外資及合資三種方式並存的模式,其中合資及外資部分幾乎占去一半以上的產能,並且在先進技術對比方面,外資廠商也占有絕對優勢。
觀察廠商布局動態,以中芯國際為首的本土晶圓廠最先進量產製程目前仍處於28nm Poly/SiON階段,雖然在28nm營收占比、28nm HKMG量產推進及14nm研發方面皆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台積電(南京)、聯芯(廈門)、格芯(成都)等外資廠商的同步登陸布局也進一步加劇與本土廠商在先進位程的競爭。
同樣,在國際巨頭長期壟斷的存儲產業領域下,作為新進者的長江存儲、晉華集成、長鑫存儲三家本土廠商,未來也會長期受到來自國際巨頭廠商在技術專利及價格等多方面的挑戰。
大批的晶圓製造項目集中落地,考驗資源優化分配及地方資本承擔風險能力
另外,從中國政府透過產業基金推動半導體發展的策略來看,集邦諮詢預估,未來包含一期與二期在內的大基金,與地方投入資本總額將逼近人民幣1萬億元規模。
大基金目前在晶圓製造端的投資,包含企業及項目的部分有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長江存儲、士蘭微、耐威科技等,還有一些重點項目仍在積極對接中。
相較於地方資本在晶圓製造的投資,大基金參與或是準備參與的新建重點晶圓製造項目,具備相對更高的避險能力。
集邦諮詢指出,對於地方資本來說,目前真正能落地的資金相對有限,而晶圓製造項目對資本的連續性投入要求最為嚴苛,需要同時考慮初期設廠的大規模投資,以及投產中可能存在的產能利用率不高的潛在風險,再加上地方政府換屆時對當地重點項目傳承性影響的不確定因素,對僅有地方資本及企業參與的晶圓製造項目來說,恐會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
*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或領英公司頁面(全球半導體觀察)
深度解讀為什麼晶圓廠向中國大陸轉移?
IDM廠關閉自有舊晶圓廠並委外代工已是未來趨勢,根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統計,自金融海嘯發生後,在2009至2017年的過去9年當中,全球共有92座晶圓廠關閉或改變用途,預期未來幾年將...
大爆發的中國12寸晶圓廠 原來是這樣布局的……
根據國際半導體協會預測顯示,2016至2017年間,綜合8寸、12寸廠來看,確定新建的晶圓廠就有19座,其中大陸就占了10座。另有分析報告顯示,全球晶圓產能到2020年都將延續以12寸晶圓稱霸的...
從全民煉鋼到全民半導體 晶圓廠與矽晶圓我們是否都需要?
集微網消息,當前,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已超過北美市場,成為半導體市場規模最大的地區。2016年我國半導體產業實現銷售額為6378億元人民幣,實現了14.77%的增長率;我國半導體市場需求規模也從2...
中芯投資千億在上海建12寸晶圓廠
中芯國際「新建12寸集成電路先進工藝生產線」昨(13)日在上海浦東總部啟動,投資金額達人民幣675億元,加上相關配套建設,總投資額近人民幣千億元。中新社報導,中芯國際投資案將有助上海集成電路產業...
八英寸晶圓代工供應明年緩解,中芯、聯電挑戰更嚴峻
歐系外資表示,8吋晶圓供不應求的狀況預計在2019年紓解,二級晶圓代工廠明後年面臨的挑戰將更嚴峻,維持台積電「買進」評等,並重申聯電、陸廠中芯「賣出」評等。歐系外資出具研究報告表示,聯電日前在股...
8英寸晶圓產能成搶手貨 廠商或考慮新增12英寸晶圓代工產能
世界先進目前在8英寸產能幾近滿載,除了指紋識別、LED驅動IC等投片持續熱絡外,國際車用電子大廠將委外代工訂單釋出予世界先進,先前便與國際大廠合作開發車用電源管理IC技術,製程及技術開發深獲國際...
TSMC談大陸28nm工藝:產能增長快,背後有政府支持
TSMC台積電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晶圓代工廠,在10nm及7nm節點工藝上甚至有可能(紙面)領先Intel一步,可以說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最佳代表。大陸這邊半導體工藝落後,但在奮起直追,SMIC中芯國...
10納米製程競賽開打 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齊較勁
半導體市場第2季需求明顯趨緩,但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公布2015年4月份北美半導體設備訂單及出貨金額,卻同步攀上近3年新高,其中有2個主要原因,一是內存廠力拚20納米DRAM製...
中國欲收購矽晶圓廠Siltronic,改變全球格局?
編者按: 中國一直在加強對半導體產業的建設,但之前一直集中在設計、製造和封測等領域,對於晶片的「源泉」——矽晶片生產,卻設計不多。但現在終於有了新的進展,盛傳國內半導體基金求購全球第四大矽晶圓廠...
12寸裸晶圓等原材料漲價,2017年上半年缺貨行情將到達頂峰
2016年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多有上漲,存儲、晶片兩個大宗因為需求拔高而出現大面積缺貨。此前,元器件缺貨如此嚴重的還是2006年。TSMC等代工廠正在極力擴大產能,上游的晶圓供應商也要求漲價——20...
中國半導體晶圓製造材料產業分析
半導體晶圓製造材料和晶圓製造產能密不可分,近年隨著出貨片數成長,半導體製造材料營收也由2013年230億美元成長到2016年的24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1.8%。從細項中可看出矽晶圓銷售占比由...
重磅!未來4年26座半導體晶圓廠將設在中國
新年伊始,回顧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投資」無疑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熱詞。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助力下,2016年國內投資活動頻頻:長江存儲投資建設12英寸存儲器基地;中芯國際...
從聯電子公司擬赴A股上市解讀台灣半導體發展趨勢
會議邀請來源:天風電子研究台灣聯華電子6月29日通過董事會決議,發布公開消息稱,計劃旗下子公司蘇州和艦公司赴A股上市,聯電董事會決議由從事8英寸晶圓代工業務的子公司和艦晶片製造(蘇州)股份有限公...
晶圓巨頭布局成都 格羅方德帶來的遠不止一個工廠
2月10日,格羅方德中國最大晶圓生產廠落戶成都彌補缺失「格羅方德的故事就是一段成長壯大的歷程,但缺少最重要的一環——尚未在全球規模最大和增長最快的半導體市場占據重要市場份額,而這一市場,就在中國...
國內晶圓廠越建越多,真不擔心過熱麼?
昨日,廣州又落實了一個新的12寸晶片製造項目「粵芯」,據透露,這個項目總投資共70億元,預計在2019年量產。繼大陸半導體教父張汝京的協同式晶片製造(CIDM)項目「芯恩」之後,廣東省府再添一個...
一文讀懂矽晶圓缺貨背後的供需關係!
近年來全球矽晶圓供給不足,導致8英寸、12英寸矽晶圓訂單能見度分別已達2019上半年和年底。目前國內多個矽晶圓項目已經開始,期望能夠打破進口依賴,並且有足夠的能力滿足市場需求。知識點一:什麼是矽...